enterprise features
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掠過秦巴山脊,為碧波蕩漾的丹江口水庫鍍上金色的輪廓。腳下,這片土地正因宏大的國家水脈律動而震顫——這里是引江補漢工程現場,也是我入職一年來,與國之重器共同生長的熱土。作為奮戰在工程一線,肩負黨建、宣傳、紀檢、工會工作的年輕建設者,我的成長年輪已與這項偉大工程的脈搏深度交織,同頻共振。
黨建鑄魂,凝聚一線攻堅力量
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,入職以來我認真學習《中國共產黨章程》《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》等黨內法規,快速熟悉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、組織生活會等具體流程要求。除了日常理論學習,我們在工程建設中探索“黨建+安全”“黨建+綠色”等攻堅模式,扎實開展安全知識大講堂、知識競賽、植樹造林、黨員巡查檢查等活動,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工程高質量建設;我們推動完善“一崗一區一隊”建設,將支部建在工區上,讓黨員先鋒隊的紅旗插在輸水隧洞開挖的最深處、TBM掘進的最前沿;我們構建轄區內大黨建工作格局,和各參建單位共同學習黨的理論知識、共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、共同商討解決業務難題,凝聚共建引江補漢的合力;我們主動加入丹江口小水滴志愿服務聯合會,定期開展守水護水志愿服務活動,履行央企社會責任……在這些工作中,我不僅是一名組織者、記錄者,更是一名被深深感召的學習者。從基層一線的優秀黨員前輩身上,我看到了“國之重器”背后沉甸甸的信仰與擔當,看到了“舍小家、為大家”的無畏犧牲和無私奉獻,看到了黨旗在引江補漢工程建設一線高高飄揚,這也指引了我未來前進的方向。
筆墨見情,傳遞大國工程溫度
如果說工程建設是硬實力,新聞宣傳就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。這一年,我有幸用鏡頭和筆觸見證并記錄了無數動人時刻:20號檢修交通洞貫通至主洞的勝利喜悅,“江漢武當號”TBM在湖南長沙下線時的科技榮光,質量檢測試驗室里精益求精的執著,暴雨搶險中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身影……而在新聞宣傳工作中,最讓我難忘的是剛入職時接到的首個重大任務——為建管三部榮獲“中央企業先進集體”事跡撰寫宣講稿,并參與集團公司組織的三場巡回宣講。當時我對工程了解非常有限,但通過大量查閱資料、深入采訪一線同事,逐漸摸清了脈絡。歷經一周努力,領導同事逐字逐句幫忙反復修改,最終我們完成了上萬字的宣講稿。當我在現場見證宣講人深情講述、看到配合精妙的PPT、聽到觀眾席傳來的熱烈掌聲,那一刻我意識到——引江補漢的故事是充滿力量的。在領導同事的大力支持下,我也努力嘗試創新表達,拍攝了建管三部首部微電影《青春筑夢護水魂》,并探索AIGC技術制作了《小水滴探親記》動畫片,讓水利工程故事更生動、更貼近人心。這一年,每一次采訪、每一次撰稿、每一次創作,都讓我越來越清晰自己工作的意義——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熱愛的新聞宣傳工作,讓引江補漢的故事被看見、被記住。
清風護航,筑牢廉潔工程根基
“我們建設的不僅是隧洞,更是一條政治線、生命線,要扣好廉潔從業的第一粒扣子。”入職之初,領導的這句話深深刻進我們心中。廉潔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這條輸水生命線最堅實的基石。如何讓“陽光”照進工程的每一個角落?在紀檢工作中,我們每季度召開的廉潔共建推進會,成為地方紀委與參建各方聚力解題的“圓桌會”。從防汛安全到征地移民再到環水保工作,大家協商難題、出謀劃策,把問題化解于萌芽階段。監督不止于會議室內,更延伸至隧洞深處、工地門口。我們和地方紀委開展聯合監督檢查,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整改。一塊塊廉潔共建監督牌安裝在施工現場,一位位廉潔監督員行走在工區內外。我們把監督的主動權交到每一位建設者的手中,實現全過程、全覆蓋的“廉潔守護”。與此同時,廉潔文化建設也悄然生根。從新員工“廉潔第一課”到典型案例警示教育,從專題黨課到走進廉政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,我們以多種形式,讓紀律意識融入日常、化作習慣。紀檢工作,于我而言是深刻的紀律洗禮和作風錘煉,因為守護工程的“清澈”,首先要擦亮自己內心的“明鏡”,未來我將繼續秉持嚴謹、細致、清廉的工作作風。
時光飛逝,一年光陰于歷史長河不過一瞬,于引江補漢工程是掘進向前的數百個日夜,于我是一場蛻變與新生。我的皮膚曬黑了,但內心更明亮了;我的腳步放緩了,但信念更堅定了。我記錄的,是超級工程的誕生;我參與的,是民族復興的水脈注腳;我服務的,是最可親可敬的奮斗群體。初心如磐,使命在肩,未來的征程,我將繼續以江河為墨,在祖國大地上書寫青春答卷。